欢迎您来到中车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人才缺口达3000万,汽车后市场应采取哪些举措育人、留人

来源 浏览 774 发表时间:2022-10-21 11:24:03

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依靠人,为了人”,只要有了人才,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如今,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汽车后市场人才紧缺也已成为了行业共识。

首先,回顾一下,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四五十年代,很多人的理想就是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这曾是一份令人骄傲又体面的工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奔进小康生活,工人、技工、车间师傅……已经不再是人们职业规划的首选。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强国之基。2022年遭遇疫情反复冲击,让企业观念产生了转变,制造行业不再单单是人工制造,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更为企业更为迫切的需要,甚至可以替代人工。所以导致制造行业人才的需求水平提高,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需求更是成为主流。

据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相关技能型人才的薪资水平也因此不断水涨船高。

然而,制造行业中的标杆当属汽车行业,作为以整车装配企业为核心,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典型行业,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全覆盖,产业制造优势显著,在全球具有超强竞争力。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产值占汽车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市场规模也在保持平稳的增长。

63520ccb244e4.png

正因在汽车庞大保有量的情况下,汽车后市场也进入了“从有到优”的阶段,人才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不仅基础技术人员资源缺乏,而且由于车间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成长空间等受限,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宁愿选择其他行业也不愿意进厂。所以,不论是汽车行业还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知识型、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仍然在扩大。

汽车后市场技能型人才缺口在放大,应该采取哪些举措育人、留人

根据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每年增加167万人,在规模和增量上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加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疫情影响持续,市场用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无疑对求职者雪上加霜。

63520d0db7bbd.png

从汽车后市场行业来看,庞大的规模下却面临着一个尴尬处境,极度缺乏专业人才。如汽车后市场行业细分领域汽车美容行业,对技术人员要求比较高,除了要有专业的技能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还有当下比较热门的汽车维修领域,更是对专业知识要求严苛,车主更愿意对专业技师的技术和服务买单。

汽车后市场人才链条大约分为三部分:

一、上游——为零件厂家或大平台;

二、中游——为区域连锁或4S店;

三、下游——为汽配店或汽修店。从工种上来看,简要分为技术类、销售类和运营类。

具体而言,不论是哪个部分,对于人才的发展都面临着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国内汽车服务消费理念尚不成熟,消费者换车频率高,对后市场缺乏信任,诸多因素影响汽车后市场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第二方面:当前汽修人才培养存在产教分离的问题,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结合,而目前汽修院校的教育培养能力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相脱节;

第三方面: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意识,固守用人成本控制理念,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快。

所以,现在出现了招人难、留人难的“顽固”难题,也许未来汽车后市场用工缺口将会继续扩大。这就是因为随着智能化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后市场行业是一个技术性服务业,并不像传统的零售业和服务业那样简单,人在行业和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相关企业应该怎样做才能把人才吸引过来,或者留住人才?

现在,汽车后市场的企业要充分认识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及现状,他们在推动技术更新、产业升级、提升售后保障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通过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的激励和薪酬管理机制,保障技术工人待遇,这正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创造条件让技术技能人才参加行业、国家级、世界级的技能大赛,鼓励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各种进修、培训、考察,畅通成长成才的通道。

还有一点就是,结合行业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更多适合汽车后市场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还有,中车友汽车技术培训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为提升劳动技能素养、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新型优质产品迈下夯实步伐。

归根结底,不管哪个年代,企业的发展都需要自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选人、招人、用人的方法,还需要设计一套与之相符合的识人、育人和留人的管理模式。

新时代发展大趋势下,人才培养的转变

汽车产业迎来了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汽车从内燃机的功能汽车时代,全面转向电动化的智能汽车时代,对于汽车产业所需的人才和知识能力也随之改变。随着新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快了汽车技术的更新速度,由传统链式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对人才的要求也由传统的技术人才向兼容多技能人才的转变。

63520fa465830.png

而对于汽车产业链下游的后市场所拥有的技术技能人才还是以传统汽车的为主,造成企业缺少高端人才,甚至出现人才“一人难求”的现象,供需矛盾突出。所以,企业要意识到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发展的转型时期,培养能适应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多项技能交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性。

前不久,教育部正式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此次五年一次的职教专业目录调整充分体现出管理部门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决心与力度,以汽车相关专业为例,合并、更名和新增的专业占汽车相关专业的比例已经过半,有10多个专业目录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调整。

此次专业目录修订,不仅仅是名称的调整,更是一次内涵的调整,甚至对专业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重新梳理或重构。比如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汽车制造与检修”更名为“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更名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更名为“汽车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维修”更名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介绍:“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是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人才的现状。”因此在当下,聚焦人才发展重点,更要注重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兼容并蓄,在开放中加强人才交流。”

事实上,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知识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加紧迫,尤其是在汽车结构发生变化的大趋势下,唯有人才转型加速、内部人才培训升级、以及提供原有人才晋升通道,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