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涨价小高潮再现!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的热度尚未散去,一度从纯电动车型蔓延至混合动力车型和燃油车领域,下半年涨价小高潮再次出现。 近日,smart汽车、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再度拉开涨价帷幕,涨幅在3000-6000不等——多家企业的涨价原因直指“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此次涨价一方面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一方面也出于对未来价格预期的考量,车企认为下半年供给比较偏紧,价格压力可能较大。”8月4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电动车价格上涨相对理性,对下半年新能源车市不会有明显影响。”
更多>>

油价三连跌,燃油汽车再迎利好
国内的成品油价格,终于要迎来三连跌了! 7月26日,我国迎来新一轮成品油调整窗口期,根据市场机构普遍预测,本轮国内油价大概率将迎来三连跌! 7月12日,WTI原油价格跌幅超过6.7%,收盘的时候跌破100美元大关。 7月14日,国际原油价格更是再次下探至90美元一桶的关位,随后有所反弹。 之后,原油价格经历了一轮反弹后再次陷入下跌,如今已经是下跌之后的新一次反弹。
更多>>

中国汽车出口销量暴增,有望超越德国!
中国作为一个汽车产销大国,按理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汽车出口大国,但实际上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卡在100万辆的瓶颈已经有7年时间了,而且一直以来所出口的车型以低端廉价车为主,如果要用年出口100万辆的规模来反推中国汽车得到了海外市场的认可,其实谈不上有太高的含金量。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间来到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规模竟然迎来了历史级的突破。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之下,中国汽车出口量竟然超过了200万辆,同比2020年达成了超过100%的增幅,全年出口规模也已经超过韩国,紧追德国和日本两大汽车出口大国。 这还不止,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依然呈大幅度增长,1-6月累计出口量已经达到了133万辆,同比2021年1-6月份增长40%,有望在年底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国。而更重要的是,出口车型的组成架构相比前几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是否有望拔高成为了大家在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更多>>

三大指数低开高走 新能源相关再度强势
三大指数全天低开后震荡反弹,中证1000指数涨超1%逼近本轮反弹高点。盘面上,汽车产业链相关板块集体大涨,概念股掀涨停潮。光伏、储能等赛道股有所回暖。煤炭板块走强,陕西煤业涨超7%。下跌方面,周末热议的半导体板块高开低走迎来调整,尾盘Chiplet方向资金回流明显。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超百股涨停或涨超10%。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526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28亿。板块方面,先进封装、汽车零部件、HJT电池、航空发动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机场航运、半导体、旅游、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全天沪指涨0.31%,深成指涨0.27%,创业板指跌0.29%。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0.7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88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7.63亿元。
更多>>

锂价猛涨与缺芯“交织” 年内新能源车再迎涨价
自从国补退坡政策出台后,新能源车企开始了涨价之旅。今年上半年,由于行业面临原材料涨价和缺芯等难题,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在1月份、3月份、5月份进行了三轮新能源汽车不同幅度的涨价,涨价幅度在数千元到3万元不等。而到了下半年,7月底至8月初,多家新能源车企又陆续发布涨价,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年内第四轮涨价。
更多>>

天气高温40℃,夏季汽车暴晒后成“蒸笼”:4招教你快速降温
最近全国大范围高温直逼40℃!炎炎夏季,不少车主都有过这样“痛苦”的体验:汽车停在露天的地方,待到再用车时,车内已然成了“蒸笼”,顷刻间便可使人汗如雨下。有专业机构做过相应实验,将汽车停在烈日下暴晒仅两个小时,封闭车厢里的最高温度可升至70摄氏度。人若坐在这样的车里,怎不会如坐针毡? 鉴于此,下面大师教大家几招快速降低车内气温的办法,以在“危急”时救急: 快速降温方法一:“扇风大法” 暴晒后的车内温度之所以可以达到六七十摄氏度,主要是因为在车厢内空气是不流动的,因此,其会不断吸收热量而致使车内气温持续升高。针对这一点,我们可先不进入车内,而是打开一侧的车前门,同时打开另一侧的车后窗,然后使用“扇风大法”——以打开的车前门为“扇”,反复地使劲扇动,促使车内、外空气快速流动、交换,进而达到较快地降温目的。(最好阴凉地)
更多>>

日系销量榜,马自达下跌33%
截止8月9日,日系车企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马自达已陆续公布在华最新月度销量。据统计的销量榜单来看,今年7月,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以及日产汽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本田表现最好,7月涨幅达23.5%远超过丰田和日产,而马自达则成唯一下滑的车企,跌幅达33%。 近几个月来,马自达在华表现一直是日系车企中大家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7月马自达销量为9044辆,同比下滑33.0%,为上述唯一一家下滑的车企,与此同时,也是马自达连续16个月出现下滑。
更多>>

汽车三包:新车亏电
消费者购车后1个多月,车辆出现打不着火的现象,送修至经销商检测后被告知蓄电池亏电。消费者对此不认可,质疑车辆存在质量问题,要求经销商更换蓄电池。经销商认为蓄电池亏电现象属于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不予更换,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汽车相关规定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十九条:家用汽车产品在包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易损耗零部件在其质量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选择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免除工时费和材料费)。
更多>>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是道“必答题”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超4亿辆,其中汽车3.1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这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步入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但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维保高发期,售后服务需求增长与售后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愈发凸显。 从发展阶段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不到10年,作为新生事物,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流通渠道、服务体系、法规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方面还不完善。一些企业将时间与精力都花在造车、卖车等售前、售中环节,建立健全配套的用户售后服务体系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更多>>

安徽若干政策支持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产业发展动能也越来越强。如何保障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继续加速“疾驰”?记者8月10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日前,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从研发创新、项目招引、市场开拓、做长做宽产业链、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政策。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转型。记者8月10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适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形势发展需要,促进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产业集群,日前我省正式印发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共有八个方面,包括:支持研发创新、支持招大引强、支持做长做宽产业链、支持市场开拓、加大公共领域推广应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使用生态、加强推广应用的考核评估。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一大波政策福利,除了对产业进行真金白银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停车场(点)停车方面也将有每日2小时免费时段。
更多>>